• <strike id="cowc0"><s id="cowc0"></s></strike>
    <ul id="cowc0"><pre id="cowc0"></pre></ul>
    <ul id="cowc0"></ul>
    <strike id="cowc0"></strike>
  • <ul id="cowc0"><pre id="cowc0"></pre></ul>
    <ul id="cowc0"></ul>
  • 二維碼 購物車
    云訊傳媒-電子行業信息采購平臺

    掃一掃關注

    中國可以通過收購進軍全球IC產業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2014-10-08 電子工程專輯850
    導讀

    這是可以預見的無可奉告。上述兩個事件可能確實就是純粹的猜測,不值得進一步去挖掘內幕。 然而,在這之前,一群中國投資商(包

     

         這是可以預見的無可奉告。上述兩個事件可能確實就是純粹的“猜測”,不值得進一步去挖掘內幕。

     

         然而,在這之前,一群中國投資商(包括一家國有公司)向美國的數字成像芯片制造商OmniVision提出了收購要約。將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放在一起,我們禁不住會想:將展訊通信出售給Intel,或允許國外芯片巨頭投資于現在國有的公司,對中國有意義嗎?中國想要收購OmniVision背后的真實動機是什么?這些行動與中國最近公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框架”有關系嗎?(畢竟,中國政府正在設立巨額年度投資基金以支持國家的半導體產業)。

     

         一些美國的電子行業執行官告訴我們,出售展訊和收購OmniVision是中國投資界預期的潛在性金融交易之一。不過其他人只是對整個交易情節在做推測。

     

         EE Times試圖將最近幾個月發生的看起來似乎沒有聯系的點滴事件串聯起來。

     

         位于臺灣新竹的鈺創有限公司董事長盧超群(Nicky Lu)就是這些行業執行官之一。他相信,這些交易行動與中國國家IC產業框架有著緊密聯系。他認為其中隱含著深意。

     

         其實,我們可以把盧超群看成是“知情人士”。

     

         在擔任臺灣半導體行業協會(其官方名稱是“中國臺北半導體行業協會”)主席的同時,他在今年早些時候還當上了世界半導體理事會(WSC)的主席。

     

         盧超群解釋說,中國的最新政策有別于過去,現在是鼓勵私募投資基金。它允許專業金融投資商決定哪些實體值得投資,這其中包括Fabless、代工廠和研究機構。

     

         在他看來,如果中國基金在提升展訊通信價值、設法出售(給Intel或不是Intel)方面取得真正成功,中國就贏得了勝利。另一方面,中國收購OmniVision的計劃則有更深遠的影響。

     

         通過接管世界領先的CMOS圖像傳感器供應商,中國將能立即進入全球市場,并獲得這家公司擁有的巨大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這筆交易將產生在中國(不是臺灣)進行大批量生產CMOS圖像傳感器的需求——足夠彌補土生土長的中國代工廠(如上海國際半導體制造公司(SMIC))產能的不足。

     

         總而言之,中國投資基金正在密切留意收購全球市場中的成功公司。

         圖2:中國半導體行業投資基金的分配情況。

     

         正如上表所示,用于促進兼并與收購行動的資金多達6000億人民幣(近980億美元),這些資金將流入中國地方政府和他們區域內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這是用于國家IC產業支持的政府基金之外的資金。

     

         在繼北京IC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之后,包括武漢、上海和深圳在內的多個中國地區都開始模仿設立“地方性”私募股權基金。隨著北京清華紫光集團打敗上海浦東科技投資公司(PDSTI)而成功收購上海的展訊通信公司,不同區域的私募股權基金之間的競爭已經非常明顯。與此同時,PDSTI為了力壓北京,披露了收購上海蒙太奇科技公司的計劃。PDSTI也是認購OmniVision的投資集團中的一部分。

     

         據熟悉半導體產業的中國靈通人士透露,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國家藍圖早已不是計劃經濟時代從上到下的笨拙模型。如今中國發展計劃更傾向于“市場驅動”。

     

         一個恰當的例子是,政府和中國私募投資基金掙的錢不再只是投資中國公司。這些基金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收購能夠最大限度發展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和公司。OmniVision交易就屬于這一類,盧超群表示。

     

         中國將遵循臺灣的發展模式

     

         眾所周知,中國政府對于中國從多個國家進口的芯片數量與中國自己生產的芯片數量之間越來越大的差距很不滿意。

     

         如果歷史具有借鑒意義,每個國家應該都有類似的考量。在其它國家,作為國家產業政策的解決方案是發展國內自己的半導體生產。

     

         盧超群發現,中國決定遵循臺灣的發展模式,而不是追隨韓國、日本、歐洲或美國的發展模式。

     

         臺灣模式簡單地說就是創建一個服務模型,盧超群表示。臺灣先是啟動代工業務,包括臺積電(TSMC)和聯華電子(UMC)等公司,作為航空母艦。與此同時,發展與增值服務有關的業務,范圍覆蓋了設計服務、封裝、設計維修和晶圓級測試公司等。然后這個母艦再孵化出眾多的IC設計公司——他把它們描述為“艦隊”。

     

         盧超群指出,臺灣花了15年才使芯片的消費和生產達到均衡。臺灣經濟事務部領導的臺灣亞微米項目是從1990年開始的。該項目幫助臺灣建立起了8英寸的晶圓設計和制造技術,進而推動了臺灣半導體行業的投資增長。2005年,臺灣半導體出口量終于超過了總的進口量。

     

         圖4:1990年,由臺灣經濟事務部領導的臺灣亞微米項目正式啟動。然而直到2005年臺灣的半導體出口數才超過總的進口數。

     

         盧超群預測,中國只需花10年時間就能達到進出平衡點。不過他覺得接下來的幾年將是關鍵。中國政策制訂者希望在對中國經濟有重要影響的關鍵業務、部署和技術方面提前展示增長跡象。

     

         誰是國家計劃的幕后策劃者?

     

         據盧超群透露,起草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框架的是一個精英團隊——人數不超過10人。這個團隊中有物理學家、私募股權人士和技術專家,他們組成的國家半導體辦公室就緊鄰中國總理辦公室。他們的目標是為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繪就自己的藍圖找到最有效和最有意義的路徑。

     

         “我十分敬重中國政策制訂者們的工作。”他說道。

     

         當然,沒有工程技術專才輔助的國家計劃注定只是空頭承諾。不過中國已經作好游戲前的準備工作,盧超群指出,包括開展一些最困難項目所需的基礎科學和人才數量儲備。他提醒我們:“不要只看今天的中國就對中國下結論。”更重要的是,中國在今后10年中會做什么。

     

         看看開發3D拓撲絕緣體的基礎科學例子就知道了,他指出。這個項目最初來自斯坦福大學,現在有一大群來自清華大學 (S.C.Chang教授領導的小組)和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在從事這個項目的研究工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每年都會有40萬名工程技術專業的大學生從大學畢業。其中55%學的是集成電路專業,盧超群表示。世界上還有什么地方會產出如此多的工程專業大學生。

     

         讓我們面對現實。當政府涉及分配投資資金時,中國還沒有建立起真正的最好的問責制記錄。即使啟動時有著最好愿景的項目到頭來都逃不脫失敗的命運,因為資金總會在食物鏈的某處消失的無影無蹤。你如何保證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框架的問責制?

     

         有幾件事件一定要做,盧超群指出。首先,政策制訂者必須說明結果。他們需要展示政策會帶來更好的國內就業機會。他們還需要鼓勵中國的系統公司用國產器件做設計。而且要特別鼓勵國產器件用于“特殊用途的”產品,比如軍事應用。政策制訂者還需要演示國產芯片在物聯網和健康護理系統等類似應用中的使用,因為這些應用對改善中國人的生活特別有幫助,他表示。

     

         通過選擇有信用和成功的(國外和國內)公司作為投資目標,中國正在力圖快速取得成果,盧超群指出。這正是他認為后面兩年十分關鍵的原因。

     

         以前中國堅持開發全球標準的國內版本(比如VCD之于DVD),以便避免支付許可費用或版稅,但中國新政策的成功依賴于遵循國際規則,盧超群指出。如今不能再為了比方說自己開發的操作系統而制訂一個國內標準,中國必須首先開展商業交易。

     

         總之,中國已經箭在弦上,做好了一切準備。如果在OmniVision收購項目中取得成功,中國很容易將OmniVision的業務從臺積電轉移出來交給SMIC去做。在盧超群看來,“游戲是公平的,而中國的行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另一方面,世界上其它地區都只是在自責中國是否會超過他們。正如盧超群的結論那樣,創新是我們實現自身差異化的唯一方法。

        圖5:2013年,中國半導體消費市場增加了10.1%(是全球市場增長率4.8%的兩倍還多)。中國市場已經占到了全球市場55.6%的新記錄。全球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需求的持續增長是中國半導體消費增長率持續強勁攀升的主要原因,而且今后幾年還將繼續。
     

     
    (文/小編)
    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mmkanbal.com/news/3291/1/news_detail153.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283616460@qq.com。
     

    (c)2014-2015 深圳云訊傳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4069517號

    44030602000950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99热在线精品观看|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 日韩影片在线观看| 久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AV国片精品| 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日韩美女18网站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日韩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